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
從“大包干”到敢砸“大鍋飯”,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殺出一條血路”,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到“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一系列觀念更新、制度變革、行動合力,使中國逐漸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2018年,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法寶”一詞,充分肯定了改革開放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關鍵作用及其強大的推動效力。
改革開放之所以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他強調,“推進自主創新,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密集落地,我國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集成電路、先進材料等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第12位。
近日,我國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采集回來的1935.3克樣品已被安全運輸至月球樣品實驗室,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此次任務突破了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月背智能采樣技術、月背起飛上升技術,實現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動采樣返回,令世界矚目。
改革開放之所以成為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還因為我國改革開放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他強調,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2000多個改革方案里,“人民”二字貫穿始終。
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城鄉藩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最多跑一次”逐漸取代“臉難看、門難進、腿跑斷”……一系列改革實踐在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民生領域持續發力。
最近,一句“City不City”的梗直接“火”到了國外。在中外網友的模仿演繹下,一時間,“City不City”成為外國游客稱贊中國城市化、現代化以及中國人民幸福感的網絡熱詞。
從乘坐高鐵到體驗無人駕駛,從漢服妝造旅拍到盡享中國美食,從消費便捷支付到享受高效的公共服務,外國游客直呼“太酷了!”的背后,正是中國人民生活大踏步趕上時代的生動寫照。
擴大開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闡明改革與開放的內在關系。他指出,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新時代,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是用好改革開放這一法寶的重要保障。
2013年9月29日,我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誕生。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上海自貿試驗區考察調研時,提出要把擴大開放同改革體制結合起來。
每一輪改革總是帶來新一輪開放,而更深層次的開放也必將推動改革向縱深邁進。如今,上海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從190條縮減至27條,國家層面已累計復制推廣了349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自2013年以來,我國已先后設立了22個自貿試驗區,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今天的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穩居全球第一,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通過進博會、廣交會等主場國際盛會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
就在7月10日的兩場外交會見中,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和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都對中國取得的偉大發展成就向習近平主席表達了欽佩之情,并希望學習借鑒中國發展理念和經驗,擴大合作交流。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中國的改革不會停頓,開放不會止步。
北京老年電動輔具健康屋提示所有客戶,進入仲夏,天氣炎熱、多風多雨,開電動代步車、電動輪椅出行帶上水或飲料,注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