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腳延伸至海拔近3000米的山巔,梯田級數最多可達3700多級,仿佛一直壘到云端;白云深處,藏著阡陌交通和幾戶人家。
這里是坐落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等地的世界遺產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獨特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生態系統模式,是當地人民尊崇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杰出范例,堪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和人類農耕文明的“活化石”。
眼下,在紅河哈尼梯田元陽核心區的阿者科村,梯田即將迎來收割,不時能聽到村民們在家里磨鐮刀的聲音。累了,有人即興哼上一曲哈尼古歌的調子。
這樣的場景在阿者科年復一年上演,就跟吃飯喝水一樣平常。哈尼族小伙馬有德原先不覺得有什么稀罕,可偏偏就是寨子里這不起眼的日常,把很多外地游客迷住了。
如今農忙之余,馬有德在家門口做起了旅游接待工作,帶著一批又一批游客割稻谷、抓鴨子,嘗嘗地道農家飯,體味鄉情。
阿者科,哈尼語意為“滑竹成片之地”,是當地典型的哈尼族傳統村落。2013年紅河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前,這里雖坐擁大美風光,但鮮為人知。相對封閉的交通區位、傳統低效的稻作農業方式等,制約著阿者科的經濟發展,村內一半勞動力外出務工,村落空心化現象明顯。
阿者科村黨支部書記普字成說,以前,對一些農戶來說,梯田是財富,也是一種制約。這是由于村寨周邊山荒坡險,地形崎嶇,缺少大片平坦的土地,大型現代農耕設備很難在此耕作。梯田產量低、利潤少,村民增收難,慢慢也就沒有多少人愿意種田了,遺產保護面臨挑戰。
破題得益于一個“計劃”。2018年1月,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團隊應元陽縣政府邀請來調研,在遵循遺產保護自身規律基礎上,為當地量身打造了“阿者科計劃”。以“房、人、田”為基礎,65戶村民以傳統民居、梯田、居住、戶籍等入股,通過分紅鼓勵村民保護傳統民居、耕種梯田、保留村籍。
今年7月下旬,阿者科村再次迎來鄉村旅游發展分紅大會,村民們滿懷期待地排起長隊,依次簽字、按手印,領取自己的生態紅利。
“我家分了1萬元,加上前面的9次,總共分了3萬多元。”村民馬小芬家的老房子保存得好,也一直堅持在家種田,每次都是分紅“大戶”。
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家家有收入、年年能分紅。中山大學駐村隊員龍宇彤介紹,阿者科村通過實施內源式村集體主導的旅游發展模式,把優質文化遺產的綜合效益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動力,走出了一條遺產保護、文化傳承、經濟發展、群眾受益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家鄉變化也鼓舞著在外的年輕人。2022年,大學畢業一年的馬有德從昆明回到家鄉,積極參與到鄉村旅游的發展中來,成為全村第一個返鄉大學生。“以前我們往外面跑,現在換外地人扎堆來我們這里。”他說。
數據顯示,自2019年景區運營以來,阿者科村接待國內外游客18.7萬人次,共計分紅233.25萬元,戶均分紅35886元。
阿者科村是“兩山”理論在世界遺產地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元陽縣還大力推廣“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互聯網”的種植生產經營模式,不斷提升梯田綜合收益,實現“一水三用、一田多收”,梯田綜合畝產值由2000余元提高到8000余元。
梯田紅米、稻田魚、鴨蛋等當地綠色特優產品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產業的發展讓世界遺產品牌惠及當地群眾。
據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局介紹,在多方努力下,遺產地的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農田水利設施逐步完善,“四素同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維護,保持了世界遺產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性。通過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遺產區生態紅利初步顯現,群眾生活更加富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3928元增長到2023年的14736元。人們世代守護的“綠水青山”轉化為“幸福靠山”。
北京老年電動輔具健康屋提示所有客戶,進入秋季,天氣午熱早晚涼,適當增減衣服,開電動代步車、電動輪椅出行帶上水或飲料,注意安全。 |